“手中有粮、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。”习近平总书记5月23日在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上强调。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,越是面对风险挑战,越要确保粮食安全。
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,保耕地红线就是保粮食安全的生命线。如何将“饭碗”端得更牢?如何缓解耕地保护压力?如何将耕地的数量、质量、生态“三位一体”保护落到实处?这些事关国家安全、社会稳定的重要话题,在历年全国两会上都保持着相当的热度。今年也不例外。
保数量——实施科学规划和用途管制,为粮食安全拧紧“安全阀”
“疫情的暴发,告诫我们要把农业和粮食基础抓得更牢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一直关心着国人的“饭碗”问题。在他看来,面对当前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形势,保障粮食安全尤为重要。
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,要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,扎实推进“藏粮于地”战略,就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个粮食安全的生命线。
“18亿亩耕地红线既是保护耕地的高压线,也是粮食安全的警戒线,必须严防死守,遏制地方政府‘拱红线’的冲动。”全国政协常委、河南省工商联主席梁静表示,现阶段保护耕地的压力巨大,建议研究制定农田保护法,以专项法律的形式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。
作为耕地中最优质、最高产、最精华的部分,永久基本农田在保粮食安全中的地位更加凸显。
为确保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安全,自然资源部按照“谷物基本自给、口粮绝对安全、粮食种植规模基本稳定”的原则,建立了“划、建、管、护、补”的长效机制,全面落实特殊保护制度,并将建立国家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,以严保严管突出“永久”二字。
“越是基层,越要牢牢扛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南省西平县宋集乡宋集村党支部书记刘香莲说,近年来,西平县为确保粮食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为粮食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%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这一数字,意味着处理好城镇化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尤为迫切,并且需要从源头上下功夫。
“保粮食安全,要以科学规划和用途管制为根本,守住粮食安全底线。”全国政协常委、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尚勋武表示,应该在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科学规划国土空间总体布局,有序统筹布局生态、农业、城镇等功能空间,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,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,以规划编制的高质量引领土地开发利用的高质量。
提质量——以健康的耕地质量保障,为粮食安全系上“保险带”
我国粮食连年丰收,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。这喜人的成绩背后,核心要素是高质量的耕地。
“高标准农田改造是当务之急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南省新化县接龙村党总支书记阳海玲说,新化县以山地为主,农田多是零碎状态。只有加强农田改造,提升耕地质量,才能保粮食生产的质、量双升。
2019年,全国土地整治工作稳步推进,全国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,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承担的任务占全国总任务的65%以上,平均每个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达397万亩。
“到去年年底,西平县建成高标准农田85.65万亩,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。”刘香莲代表建议,应该继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的投入,改善田间设施的薄弱环节,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增收。
我国耕地中高产田占1/3左右,追求进一步的高产需要大量化肥、农药的投入,投入产出比低,而且会因此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。
梁静委员说,中低产田增产潜力大,是未来“藏粮于地”的希望所在。“建议中央统一订立中低产田改造计划,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、农民投入为主体、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,保障改造中低产田资金来源。”
同时,粮食“质”要安全,耕地必须健康。
“耕地也像人一样,久了也会生病。定期对耕地进行‘体检’,是确保健康的有效手段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四川省地矿局局长王建明建议,加强土地质量动态监测,构建耕地质量动态数据库和信息系统,推动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划分和安全利用,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,从而保障粮食品质。
耕地质量是全国人大代表、江苏省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秦光蔚长期关注的问题。参加两会前,她多次深入基层调研,发现有的地方对耕地质量建设不重视。今年她呼吁,按照《土壤污染防治法》的规定,从完善监管体制、明确责任机制等方面构建系统、全面的土壤污染防治综合管理体系,从法律层面和体制机制上解决完善这些问题。
补短板——改善耕地生态,以系统性保护为粮食安全打出“组合拳”
我国部分地区耕地和淡水资源严重透支,土地退化、土壤污染、水资源过量开采等问题凸显。全国政协常委、民盟中央副主席曹卫星认为,如果继续实施高强度农业开发,将直接危及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安全,影响长远粮食安全保障。
从生态文明的理念出发,曹卫星建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,逐步由单要素、低层次、重生产的传统土地整治,向生态化、系统化、工程化的综合整治转变,以提升各类土地资源的生态服务能力,改善土地生态环境。
代表委员们提出,我国存在不少荒芜地、盐碱地和废弃宅基地等,应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,盘活这些沉睡的土地资源,将低产田改造为高产田,使之成为粮食绿色生产的沃土。
刘香莲代表建议,打造“优质高产高效、绿色生态安全”的永久基本农田,是未来粮食增产的根本举措。
“后疫情时代,要保护好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福建省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建议,在土地制度改革中,要确保补充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双到位,真正解决种好地、有粮吃、吃好粮的问题。
当前,自然资源部打出一套“组合拳”,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。建立耕地数量、水田、产能储备库,实行指标分类管理;积极推行“补改结合”,落实耕地占一补一、占优补优、占水田补水田;对补充耕地开展实地核查,对补充耕地数量不足、质量不够的问题项目要求地方逐一整改。
代表委员们表示,近年来,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突出,但现实中往往难以查处。“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”,政府工作报告的这句话为耕地保护配备了一把尚方宝剑。
“14亿中国人的‘饭碗’,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”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给力又提气的话,坚定了所有人对粮食安全的信心。
坚持底线思维,筑牢粮食安全的闸门,是中国经济巨大韧性得以发挥的前提。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共同拼搏下,粮食安全的底线一定能够守住,我们有底气、有信心端牢自己的‘饭碗’。”王建明委员说。
(来源: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官网)